相关推荐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南宁市甘蔗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抓好甘蔗第二代螟虫及其他病虫害防治工作


    一、甘蔗螟虫

    第一代甘蔗螟虫经防治后,田间虫量有所下降,但依然有一定残虫量。据近期各县区调查,横县新植蔗平均枯心苗率1.65%,最高17%,田间残虫量平均45头/亩,最高为127头/亩,宿根蔗平均枯心苗率枯心苗率为6.5%,最高24%,田间残虫量平均为63头/亩;武鸣县新植蔗平均枯心苗率1.2%,最高32%,宿根蔗枯心率枯心苗率为5.5%,最高31%;宾阳县新植蔗平均枯心苗率为1.4%,最高为12%,宿根蔗平均枯心苗率为3.7%,最高27%;隆安县新植蔗平均枯心苗率为5.3%,最高为35%;上林县新植蔗平均枯心率为3.65%,最高为19%,新植蔗田间总体枯心苗率基本与去年同期的平均值3.8%相持平。

    预计第二代甘蔗螟虫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面积约87万亩,蚁螟盛孵期5月中旬中至6月上旬。

    二、甘蔗蓟马

    主要发生在地势低洼且较干旱的蔗田,一般在5月中下旬,甘蔗拔节时开始为害蔗叶尖部位,蔗叶受害发黄,影响光合作用。预计甘蔗蓟马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2级局部3级),发生面积约35万亩,主要发生区域分布在横县、宾阳、隆安、武鸣等蔗区。

    防治意见

    1. 各地植保部门应加强甘蔗螟虫的监测工作,重点抓好南宁市优质高产高糖示范基地的核心区和示范区的甘蔗螟虫监测工作,掌握蔗螟发生动态,及时向上级植保部门汇报虫情报,适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田间防治工作。

    2. 群众往往疏于防治第二代及以后的各代次甘蔗螟虫,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压低第一、第二代虫口密度对降低以后各代次螟害率的重大意义,在防治好第一代甘蔗螟虫后,要继续抓好第二代螟虫的防治工作,做好督查和技术指导,防止出现不防和漏防蔗田。

    3. 化学药剂方法:于5月中旬中(防治适期)螟卵孵化期,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20mL或80%敌敌畏兑水60千克喷雾。水量要足够,心叶及各叶片均淋透,在防治适期内,为兼顾条螟的防治,应分2次喷施,隔1个星期喷施第二次。防治甘蔗蓟马防治可选用乐斯本或吡虫啉等进行喷雾,施药时着重对心叶喷雾。

    4. 释放赤眼蜂。利用赤眼蜂(南宁合一生物防治技术公司生产)寄生螟卵是一种安全的生物防治方法,选在螟卵盛期在田间施放赤眼蜂卵卡,按照赤眼蜂的有效活动范围约10米计算,单张蜂卡能有效控制约150平方米的范围,每亩用5张蜂卡为宜。施放蜂卡的有2个关键技术:(1)螟卵与出蜂时间要相吻合;(2)宜大面积连片蔗田统一释放,同时,在放置蜂卡地区不宜使用农药,以免降低有效赤眼蜂数量,降低寄生率。

    5.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保障人畜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重要提示:

    施药后,请将农药包装废弃物随手带出田间,集中处理。“美丽乡村,清洁田园”,人人有责!


粤ICP备14000707号-1
技术:广州联百
广州电话:+86-020-28269507 南宁电话:0771-2275898.
广州传真:+86-020-2826 9646 南宁传真:0771-2275265
广州市东圃一横路13号汇宝商务中心2A007室 南宁市科园大道33号盛世龙腾B1708室
广州中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